张艺谋监制,《英雄联盟》网剧频上热搜,聊聊“游戏改编剧”那些事儿
4074
2023-04-20 09:39
4月9日,家喻户晓的名导演张艺谋,在中国电影大数据盛典上透露道,预计将于今年9月开始拍摄《英雄联盟》电竞网剧,这也是张艺谋首次涉足网剧领域。据观察,此消息一经传出便在互联网上持续发酵,相关话题屡屡冲上微博、知乎等各大平台热搜。一直以来,“游戏改编影视”在业内都是个热门话题,过去十余年间,国内外相继涌现了大量覆盖电影、电视剧、动漫多领域的优秀改编作品,不论是早年间的《生化危机》系列电影、《仙剑奇侠传》电视剧,亦或是近年来名声大噪的《英雄联盟:双城之战》动画、《最后生还者》电视剧,都是这一范畴内“叫好又叫座”的标志性作品。这次借着《英雄联盟》网剧曝光这一契机,打算聊聊与“游戏改编剧”那些事儿。浩浩荡荡的影视改编潮,相对沉寂的电视剧路线为何全球厂商始终热衷于将旗下游戏进行影视化重构?认为,归根结底,是厂商希望借助影视剧具象化强叙事的特性,在强化游戏与玩家情感羁绊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影视剧这一“大众传播媒介”的受众辐射广度,以及绝大多数用户更青睐“被动输入”的特质,吸引到更多非游戏用户的关注,借此帮助游戏IP影响力破圈、放大IP多元价值。事实上,确有大量数据证明,成功的游戏改编影视作品,完全可以为游戏本身带来销量、在线人数这样的直观赋能效果。例如2022年,KuRunData发布的相关调研报告就显示,88.5%的人群都在观看游戏改编影视作品后对游戏产生了兴趣。国外知名大作的案例则更加直观,2022年9月,豆瓣高达9分的“游戏改编动画”《赛博朋克边缘行者》上映后,就曾带动《赛博朋克2077》在线人数大幅提升,销量也顺势一举突破了2000万大关;今年1月,据外媒GamesIndustry.biz报告,《最后生还者》真人剧上映后,英国地区的《最后生还者》PS4、PS5版本的周环比销量也分别大增332%与238%。除了实打实的数据,不可忽视的还有爆款“游改剧”无法统计,但切实存在的长线跨圈传播力,可以说种种迹象都表明,当下的“游戏改编影视”已称得上是一个商业逻辑清晰、长尾回报率可观的“跨媒介营销”行为,是全球厂商都应该关注的一个IP衍生方向。
22年9月《边缘行者》上映后,《赛博朋克2077》在线人数一度剧增7倍有余
图源:steamcharts
而从改编的细分路径来看,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就是动画、电影这两类影视品种,不论整体数量还是口碑佳作的出镜率,都比电视剧要高得多。原因其实也很明了,首先是动画,这一品类与游戏属性本就接近,非真人表演的形式也使得其艺术创作自由度更高,基本只要在保证硬件品质的基础上,沿着游戏IP世界观的主线进行故事衍生创作便不容易“翻车”。当然,这样的主流思路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毕竟在内容上朝“粉丝向”倾斜,虽然容易拔高玩家粘性,但同时也意味着对泛大众圈层用户的渗透度相对有限。再说电影,这一品类的受众辐射面要比动画来得更广,同时制作周期、创作难度看似相比电视剧来得更短更小,因此也一直都是最为主流的游戏改编方向。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要在短短一两个小时的时长里,为观众献上一场视听盛宴,同时讲好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并非易事,随着一部接一部品质不过关的改编电影上映,电影也成为了“游戏改编滑铁卢”的重灾区。现在许多玩家都已患上“游改影PTSD”
最后便是电视剧,天然更冗长的内容线,以及其面向的更广阔、更下沉的受众群体,都决定了“游改剧”将面临创作难度高、制作成本高、改编故事众口难调等多种问题,相比动画、电影的掣肘更重,这也使得这条改编路线一直以来都相对沉寂。但即使如此,也不乏有精品爆款出现,譬如说上文反复提及的,豆瓣9.1分的《最后生还者》,以及近几年来国内“游改剧”的标志性作品——豆瓣7.9分的《穿越火线》网剧。那么以这二者为参考,我们是否能从中摸索出一些“游改剧”的成功法门呢?不同的改编思路,相同的底层逻辑市场的本质是供需,作为主要面向游戏核心玩家与泛大众用户两类群体的“游改剧”,如何平衡与同步拿捏二者的观影诉求,基本可以说是决定成功与否的命门所在。今年1月,HBO出品的《最后生还者》上映后,很快就在海内外都收获了清一色的好评,甚至被不少用户誉为“史上最佳游戏改编剧集”。循着“供需逻辑”挖掘其成功之处,认为,大方向上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游戏足够用心、细致的还原,不仅仅是剧情的核心脉络、场景与物件、人物的形象性格刻画,甚至许多只有资深玩家才会注意到的细节,也以一种近似于彩蛋的形式,被主创团队预埋在了许多镜头中。改编思路上对原作的尊重,巧妙的避开了游戏玩家的“逆鳞”所在,彩蛋细节的引入,则足以令玩家们在观影时“会心一笑”。图源:B站@绝命墨菲
二是在叙事手法上,《最后生还者》在本就拥有末日题材+优秀剧情蓝本两大“法宝”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自“游戏化叙事”朝“影视化叙事”的转变,让哪怕从未接触过游戏的观众也能沉浸其中。游戏重体验,影视重感受,因此主创团队删减了大量原作中起到“衔接”作用的桥段,用来加快整体故事节奏,同时增加了部分原创分支剧情,通过塑造更鲜活立体的群像角色,去丰富影视剧的世界观,为影视化第三人称视角下泛大众用户的观影体验服务。例如第三集新增的“同性剧情”虽饱受争议,但实际上也让“比尔”和“弗兰克”这两位游戏中的“路人甲”在剧中拥有了更丰满的人设,同时起到了适度缓和剧情紧张感的效果(当然,绕不开的还有欧美影视剧追求“政治正确”那套……)。反观另一部2020年上线的热门国产“游改剧”《穿越火线》,认为该作之所以能顶着不少Debuff取得不俗口碑,归根结底也是抓准了用户需求。一方面来说,虽说底子上是一部电竞题材的青春剧,而非《最后生还者》那种基于游戏剧情进行改编的剧集,但《穿越火线》中诠释出的一群年轻人为电竞梦想而奋斗的激情、运输船与黑色沙漠等经典游戏场景的还原、以真人形式对CF对战体验的演绎、对08年电竞行业与彼时游戏环境的还原、引入“雷电法王”这类带有时代烙印桥段,以及“B门掉一个”这种CF玩家耳熟能详的“游戏黑话”,都足以激发游戏粉、电竞粉的深层共鸣。此外轻松欢乐的剧集主基调,以CF为枢纽让两位主角跨时空对话联手救人的“穿越”设计,衔接感良好的双线叙事手法,以及带有一定悬疑与反转色彩的剧情,不论是立意和题材都迎合了当代泛大众观影用户的诉求,该剧的大火自然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市场需要怎样的“游改剧”?基于《最后生还者》与《穿越火线》的成功逻辑,我们如果站在「用户-内容」的供需角度进行猜想的话,最新的《英雄联盟》网剧怎么改可能会更合适?首先,对玩家来说,无非是在剧集内容中引入更多与LOL游戏本体,或是LOL中国电竞发展之路高度关联,且有记忆点、能激发情感共鸣的元素。例如像《穿越火线》网剧一样,在诠释竞技对抗内容时采用真人+虚拟场景结合的形式,尽可能还原召唤师峡谷经典地图,纳什男爵(大龙)、红蓝BUFF怪等玩家“天天见”的怪物,再适当加入一些玩家熟知的梗点,相信很容易就能激发LOL玩家对剧集的兴趣。再者说,作为一部剧情主干与《穿越火线》网剧类似的电竞剧,是否能在主角的成长线中,适当在主角的成长线中,植入取材自现实中国战队多年来征战S赛的相关桥段(比如OMG基地50血极限翻盘),借此唤醒中国玩家的电竞情怀等等。而面对需求点更加复杂的泛大众用户,或许进行更多的用户调研是更为行之有效的一个策略。此前《穿越火线》影游联动负责人惊风就在采访中透露过,《穿越火线》网剧在拍摄前就进行过两轮小组访谈,在综合不同性别IP受众、非IP受众等多轮调研后,才最终确定了剧本与实拍内容的方向。此外,KuRunData此前的调研数据也显示,观众在审视一部“游改剧”时,喜欢的原因中,占比最高的是演员方面;不喜欢的因素上,剧集对游戏的还原度则是满意度的关键。这类行业数据其实也是“游改剧”筹备过程中有效的参考。《英雄联盟》网剧最终能否达到符合市场预期的效果,我们尚未可知,但说回行业趋势的话,结合近年来全球游戏市场的整体情况,认为“游改剧”(不限于电视剧)或许将在不久后迎来一轮井喷式爆发期。时至今日,全球游戏市场已迈入存量阶段,一方面,存量博弈的加剧,将会倒逼越来越多厂商收缩产品线,耗费更多心力推出更多精品游戏,并力求每一款游戏都能实现长线运营;另一方面,游戏领域增量用户的稀缺,意味着传统获客手段势颓,厂商们会自发寻找更多新的营销宣发出口。在这种大环境下,“游改剧”这一成本高但长尾回报客观的跨媒介营销形式,可能将成为越来越多高质量新作的选择,并且受益于游戏品质的整体性抬升,更完整的游戏世界观、更充沛的叙事内容、更集中的玩家群体,也将为“游改剧”的萌芽、生长提供一方天然沃土。《使命召唤》、《全境封锁》、《战神》等大作的影视版都在路上了
但不论哪家厂商,哪款游戏被进行影视化改编,还是衷心希望,每一个影视制作团队都能在发自内心的热爱游戏、玩懂游戏的基础上,再进行艺术加工创作,而非秉持着对游戏的傲慢与偏见,对剧情进行肆意“魔改”,向玩家输出那些带有鲜明个人主观色彩,或是商业化气息浓重,但却难以引起大众共鸣的内容。正如《最后生还者》剧集执行制作人“克雷格·麦辛”在IGN访谈中提到的一般:“如何才能打破游戏改编作品的诅咒?我认为就是要真心爱这个游戏、这些角色,爱二人之间的点点滴滴,这整个世界所有的细节,并发自内心理解认同它们,然后一遍又一遍的游玩,直到自己真正融入这个游戏,并发自内心的喜爱它们才行。”来源:游资网
本网站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有异议(包含但不限于文字、图片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文章。
标签:
相关文章
推荐
最多浏览
加入我们
小白也能寻找到乐趣,找到自己的圈子的社群。
加入我们一起建设吧
发布属于自己的圈子